日前,经过两日激战,“习酒杯”贵州省第六届白酒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最终落下了帷幕。
在贵州,一年一度的白酒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可谓全省白酒行业白酒技术的一次“大阅兵”,数十家贵州白酒技术人才在此交汇,既相互比拼,也技术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习酒共选派42名选手参赛,共有29名选手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8名。
29名参赛选手获奖,在全贵州省的参赛队伍中崭露头角,这背后既是习酒70年厚积薄发的成果,也离不开新时代习酒人对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坚守与创新。
1、品质习酒的技术支撑
生产是实现效益的前提,质量是保障效益的根本。作为近年来依托品质快速崛起的一家企业,为了不断提升品质习酒在白酒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早在2001年习酒就成立了技术中心,2003年该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此后的十余年里,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技术攻关,该中心于2015年通过了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申报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也是在习酒技术中心不断的技术攻关中,习酒不仅拥有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研队伍,同时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为产能不断增加的习酒,提供了持续稳定酿造好酒的基本保证。
据了解,近年来习酒先后承担了贵州省及遵义市的多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对机械化发酵微生物种群结构、酒体风味等开展了相关研究。这让习酒掌握了机械化制曲、制酒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实现酱香制酒生产全过程的数据化和信息化,整体提高科技对生产的支撑能力,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还应用到了勾调生产中。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习酒还进一步提升了基于风味导向的产品品质保障体系,保证产品批次稳定性,并通过深化缺陷基酒研究,解析形成机理,提升基酒品质。
......
正是得益于多年来在白酒酿造、品评等方面上,基于传承前提下的创新和研究,习酒在本次比赛考核的白酒酿造(上甑摘酒)、白酒品评、白酒勾调、白酒制曲(踩曲、装仓)等项目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了具有习酒特色的科研、开发、生产、市场运行机制的形成,筑牢了习酒的品质之基。
2、品质习酒的人才底蕴
人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习酒能够快人一步重要因素,那么人才就是习酒能够脱颖而出的决定因素。
资料显示,目前习酒拥有国家级评酒委员、贵州省评酒委员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而在如此雄厚的人才实力的背后是习酒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不断培育。
一方面,习酒高度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习酒则在人才的培育上下了大功夫。
今年2月,筹备两年多的习酒学堂正式成立,这让习酒的员工拥有了能力提升的加油站,也为习酒的技能人才提供了孵化器,对于完善习酒的人才引育机制,形成具有习酒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习酒持续赢得未来竞争提供了强力支撑。
此外,为了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去年习酒还第一次通过行政以外的通道聘任专业技术人才,打通了技术通道,这为习酒的“优质优产”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这些举措的同步开展,让习酒在引进“达人”、用好“匠人”、培育“传人”的同时,构建起了强大的人才矩阵,并最终成为习酒在各类技术比拼当中名列前茅的人才底蕴。
3、品质习酒的体系建设
众所周知,在白酒行业当中,习酒是唯一一家连续三年问鼎省级、国家级、国际类质量管理荣誉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壮举,离不开习酒在企业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
常言道,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2015年,习酒开始全面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以创奖为契机、以管理为抓手,不断推进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
该模式的导入使得习酒质量管理的视角不再局限于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还牢牢把握住了企业的管理质量、运营质量、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例如深入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持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实施采购质量三级验证制,质量管理活动延伸至上游供方,提升采购“质”“量”双保障等。
由此可以看出,正是得益于卓越绩效模式的推行,习酒取得了综合能力的蜕变。尤其是在质量等方面的进步,也是习酒能够在三年内连续斩获3项大奖的关键所在。
这让习酒能够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一片低迷的情况下率先恢复,实现了由“小质量”到“大质量”的跨越。
而从上述内容不难发现,习酒能够在本届比赛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习酒的技能人才,已经从单一的“就技术说技术”上升为了综合实力的赋能,不仅有物质的保障,更有制度的约束和精神的引导。
在白酒行业各大酒企“质”“价”竞争差距逐渐缩小的大背景下,从习酒的身上可以看出,这样的综合实力较量必将成为未来行业竞争的主流,并推动整个产业的整体提升。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400-969-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