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内两家葡萄酒上市公司接连发布与违规担保事件有关的公告,其中,通葡股份面临着近3亿元的债务诉讼,ST威龙实控人王珍海的大部分股权已遭司法拍卖,公司实控人或将发生变化。
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从表面上看,是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出现了问题,但从营收和运营情况来看,这两家公司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而随着这一系列负面事件的不断发酵,或将给本就雪上加霜的国产葡萄酒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01、相似的遭遇——借贷“爆雷”
事实上,此次王珍海持有的1.36亿股ST威龙股份被司法拍卖,是之前违规担保事件的继续发酵。早在去年,这一因多起借贷纠纷而引发的连锁问题就已经爆发。
2019年10月8日,威龙发布公告称,山东龙口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申请对公司控股股东王珍海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6.47%的股份进行司法冻结。彼时,威龙表示,尚未对公司控制权、正常运行与经营管理造成实质性影响。
而在这则公告发布仅一周之后,10月15日,威龙再次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股权司法冻结通知,对王珍海持有的公司股份157278629股(占公司总股本47.23%)进行司法冻结,至此,王珍海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被冻结。11月,“威龙股份”更名为“ST威龙”,成为继“ST中葡”之后,第二家陷入重大经营风险的国产葡萄酒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司法拍卖结束后,深圳市仕乾发展有限公司和自然人陆金海分别以4.86亿元和4.19亿元竞得了ST威龙21.96%和18.81%的股份;威龙表示,若竞买人后续完成余款缴纳以及完成股权过户,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改变。
无独有偶,今年通葡股份也爆出了借贷纠纷。与ST威龙类似,通葡也对公司实控人进行了违规担保。其发布的公告显示,经自查,公司累计违规担保金额为3.65亿元,目前尚未解除金额为2.98亿元,其中有2.85亿元都是对实控人尹兵进行的违规担保,且债权人均已提起诉讼。
目前,通葡股份名下1亿元的房产以及公司银行账户累计699.19万元都已被法院查封。通葡表示,公司如果不能及时完成整改,如期解决上述担保问题,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在8月底之前存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风险。
02、相同的危机——盈利能力弱
综合来看威龙和通葡爆发的债务危机,尽管都与公司实控人以及上市公司的违规操作有关,并未提及公司经营层面的问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国产葡萄酒产销量连续下滑的背景下,近三年来,这两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减弱。
根据财报显示,2017年-2019年,ST威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1亿元、7.88亿元、6.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0.52亿元、-0.26亿元,营收与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且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50%,是威龙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因此,ST威龙也坦言,受控股股东违规担保事件的影响,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困难,形象受损。
创建于1937年的通化葡萄酒,是1949年开国大典专用酒和1959国庆十周年献礼酒,也是中国第二家国产葡萄酒上市公司,而如今相对于张裕、威龙等企业来说,通葡在葡萄酒行业似乎有些尴尬。因葡萄酒业务的增量有限,公司业绩表现并不理想,为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2015年,通葡以6669万元的对价收购了以销售白酒为主的电商公司九润源51%的股权。
此后,通葡的葡萄酒业务逐渐从主业沦为了“副业”,其营收从2015年的4.75亿元缩减至2019年的6054.62万元,仅占企业总营收的6%。而九润源最终也并未成为通葡扭转业绩下滑的“救命稻草”,2019年,通葡股份实现营收9.76亿元,同比减少4.93%,净利润为-3131万元,同比减少845.97%。
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两家企业的亏损一方面与消费疲软、经济增长乏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的自身经营缺乏系统的长线规划有关,比如通葡不聚焦主业,后期的营收主要依赖于九润源,但其作为一家电商公司,对于葡萄酒主业并无核心价值;威龙则过于依赖浙江,压货比较严重,在内忧外患之下,根据地市场难有增长动力,全国其他市场则发展薄弱,想要撑起业绩也很难。”
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酒业专家看来,“其实近年来,整个中国葡萄酒市场都不容乐观,这不单单是一家企业的问题,其实国产葡萄酒企业都面临着发展困境。威龙在上市后的头两年,其实业绩是不错的,而且这几年也比较努力,除了浙江市场之外,也在走全国化路线,开拓了福建、江苏等多个市场,并且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和一些酒商实现了捆绑合作,客观来讲是有一定进步和突破的。”
03、相似的命运背后是国产葡萄酒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威龙、通葡的借贷纠纷简单来看是企业存在违规操作;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透过这两家上市公司所暴露的问题,折射的其实也是整个国产葡萄酒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那么,国产葡萄酒面临着哪些问题?微酒经多方采访,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面临多酒种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来自白酒品类的压力。
2012-2016年,整个中国酒行业都进入了调整期,在这个过程中,白酒业率先实现了龙头企业的规模化,夺得了市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且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白酒业的竞争水平变得更强,产业规模也占有绝对优势。
而国产葡萄酒一方面面临着品质与性价比不高的问题,被进口酒拿走了不少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还受到了白酒的强势挤压,内忧外患之下难以发展。
第二、缺乏超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产业规模难以做大。
国产葡萄酒行业正处于青年期,还没有走向成熟,需要核心的政府职能部门与超级龙头企业对产业进行推动。一般来说,超级龙头企业战略越清晰,落地和执行能力越强,企业规模越大,对行业的带动作用也越大。
但从目前来看,部分国产葡萄酒上市公司战略迷茫,且出现了问题集中爆发的现象,对市场的消费信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减弱了资本市场的信心,甚至会削弱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针对国产葡萄酒未来的发展趋势,深圳智德总经理王德惠认为,“国产葡萄酒的发展可能会有两个极端,一是通过资本运作或收购兼并,国产葡萄酒会向头部企业集中,另一个极端则会变得非常分散,这是由葡萄酒的特性导致的,不同的葡萄品种、风土与酿酒师都会酿造出不同风味的葡萄酒,葡萄酒市场越成熟,消费者就越懂酒,也难以对某一个品牌保持长久的忠诚度。”
记者手记: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400-969-0565